“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曾經經歷過像中國現在正在面臨的固體廢棄物數量如此之大或如此之快的增長?!笔澜玢y行早在2005年的一份報告如此開篇。12年過去,中國垃圾圍城態勢越發嚴峻,破局之路任重而道遠。
“作為世界大垃圾生產國,我國垃圾處理手段令人堪憂,比垃圾污染更嚴重的是環保意識的淡漠。面對垃圾的侵蝕,唯一的出路是打一場全民持久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聯副主席朱奕龍說。
除了環保意識單薄這一主觀因素,業內普遍認為,垃圾污染現象之所以越來越嚴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立法的強制性規定。
像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循環經濟促進法、國務院頒布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雖然鼓勵單位和個人購買、使用再生產品和可重復利用產品,要求各級政府對在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以及相關的綜合利用活動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但其多以防治污染為主要目的,對如何將生活垃圾變為資源加以利用并沒有給予充分重視。
要真正實現垃圾分類常態化,就必須建立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和法律法規。垃圾分類首先需要國家通盤考慮,需要統一的、權威的立法保障。制定全國性的法律來規范垃圾分類,在立法中,不僅要明確垃圾分類的標準,關鍵的是要鼓勵、引導和保障垃圾分類處置產業化,只有市場化的動力將垃圾分類并資源化利用,垃圾分類才會真正成功。
此外,要持續推行垃圾減量分類工作,必須建立收費計量制度。這項制度因涉及垃圾收費制度的徹底改革,須以健全的執法體系作為支撐,只有先在區域范圍試點取得成功后才能推行。如果不解決計量收費這個問題,垃圾減量的立法效果難以保證。
中國環保在線認為,推行垃圾減量無害化處理應在制定《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清運對接、服務對接和建立稅收反哺機制讓垃圾處理變成產業等四個環節上下功夫,管治并舉、綜合施策,才能打好打贏這場環保持久仗。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黃國柱認為,要防止輿論引導、宣傳教育和實際工作脫節、“兩張皮”,緊緊隨著工作進程走,輿論先行,由淺入深、由簡入繁,不斷擴大宣傳成果。倡導居民綠色消費,減少使用一次性制品;進一步增強垃圾分類意識,推動居民家庭分類袋裝生活垃圾。社區及物業管理單位,要切實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運與處置工作,推進垃圾處理可持續發展。